新闻资讯 分类
杏彩体育,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分析:中国力争到2026年绿色建材营收超3000亿元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次数:

  随着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产业转型的核心方向。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将绿色建材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体系,旨在通过材料革新推动建筑业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在此背景下,绿色建材凭借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友好特性,逐渐取代传统高能耗、高污染材料,成为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及基础设施升级的优先选择。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2026年中国绿色建材营收将超3000亿元,度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定方向。

  近年来,我国建材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对于供需结构性矛盾这一影响行业稳定发展运行的关键问题。

  方案最突出的突破,在于搭建起多部门协同治理框架,通过打通产能调控、资源管理、环保约束与终端市场需求的壁垒,系统性破解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难题。在供给端,政策主动引导要素资源从传统建材的同质化竞争领域退出,向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赛道集中,为产业转型“腾笼换鸟”;在需求端,借助绿色建材下乡、对接“好房子”建设等举措,杏彩体育登录入口激活内需市场,让建材产业深度融入绿色建筑发展与国家“双碳”目标。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或环保建材,其核心定义在于全生命周期内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同时具备节能、减排、安全、健康及可循环的显著特征。这一概念突破了传统建材以性能为核心的单一评价标准,将环境效益、资源效率与使用功能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根据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绿色建材可划分为五大类:围护结构与混凝土类,涵盖预制构件、保温系统材料、预拌混凝土等;门窗幕墙及装饰装修类,包括节能玻璃、建筑陶瓷、集成墙面等;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类,如防水卷材、低VOC墙面涂料;暖通空调及太阳能利用与照明类,涉及空气源热泵、光伏组件、LED照明产品;以及其他设备类,例如隔振降噪装置和机械式停车设备。这一分类体系不仅覆盖了建筑工程的主要环节,也体现了绿色建材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度的创新方向。

  中国绿色建材行业的崛起杏彩体育,离不开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绿色建材是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具有极大的碳减排和市场发展潜力。《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地方政府亦积极响应,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激励及强制性应用标准,倒逼产业升级。

  市场端,消费者对健康居住环境的追求、房地产企业绿色建筑认证的需求,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低碳材料的硬性要求,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内需市场。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绿色建材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从城市高端建筑向农村自建房、县域基础设施延伸,形成了多层次的需求格局。

  据测算,2022年绿色建材产品营业收入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累计拉动绿色建材消费超200亿元,累计推动发放绿色建材认证证书3831张,同比增长194.7%。我们的报告《2025-2030年中国绿色建筑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当前,中国绿色建材行业正处于从快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已形成涵盖生产、认证、流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布局,逐步构建起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则聚焦细分领域,以差异化产品寻求突破。另一方面,行业仍面临结构性挑战:部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尤其是高性能保温材料、特种功能性涂料等;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区域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线上销售渠道与数字化服务模式逐渐兴起,改变了传统建材的流通方式,推动行业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提升了供应链效率与消费者体验。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绿色建材行业已完成从“政策驱动”向“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转变,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日趋完善。然而,随着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国内竞争逐渐升级为全球竞争,行业发展逻辑正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在此背景下,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品牌护城河,成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命题。与此同时,全球绿色建筑标准的趋同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既为中国绿色建材企业带来了出口机遇,也对其合规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变革与生态协同,重构产业价值链条,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绿色建筑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技术创新是绿色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行业在原材料替代、生产工艺优化、功能集成等领域取得突破:例如,利用工业固废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减少天然资源消耗;通过纳米技术改良涂料耐候性与抗菌性能,提升使用周期;开发光伏建筑一体化构件,实现建材与新能源的融合。同时,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如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推动了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与质量管控。产业链升级方面,行业正从单一材料供应向“绿色建材+系统解决方案”转型,例如提供建筑保温与装饰一体化服务、被动式建筑技术集成方案等。此外,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也成为重点,通过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实现废弃建材的资源化利用,构建“生产-消费-回收”闭环,进一步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绿色建材市场呈现“内外资竞合”的格局。国际品牌凭借技术优势与品牌积淀,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其先进的研发理念与质量管理经验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国内企业则依托成本优势、本土化服务能力及政策支持,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步向高端领域渗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绿色建材企业开始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出口规模逐年扩大,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然而,国际贸易壁垒与技术标准差异仍是出海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绿色建材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绿色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例如智能调控节能门窗、自修复防水材料等创新产品将加速落地;二是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除传统建筑领域外,绿色建材将向新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延伸;三是标准体系与认证机制日趋完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绿色建材下沉市场带来新机遇,而碳交易市场的成熟有望通过经济杠杆激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尽管行业仍面临技术壁垒、成本压力等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绿色建材必将成为中国建筑业低碳转型的核心支撑,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想要了解更多绿色建筑材料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绿色建筑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